校友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校友 > 校友工作 > 正文

马丹:雪域高原上最美援藏女教师

浏览: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23日 13:11


简介:

马丹,女,1973年4月出生,湖北人,1999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武汉市江汉区教育局体卫艺副站长。在28年的教育生涯中,她以实干彰显着教育本色,用大爱传承着教育特质。中职教育中,她不放弃每一颗蒙尘的星星;援藏支教中,她将满腔的热血和青春撒播在雅砻大地,让每一位学生熠熠生辉!曾获2019年全国模范教师、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西藏自治区“最美援藏教师”、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2023年7月获得“宝武杯”全国杰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金奖等荣誉称号,并入选“中国好人榜”。


尚礼、弘礼、塑形、塑人

大学毕业时,马丹手捧着“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艺术体操一等奖”的奖状和优异的成绩,走进了武汉市旅游学校的大门,成为了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

她将“尚礼、塑形”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将“弘礼、塑人”作为自己的教育目标,二十多年来,她通过美化学生的形体来美化学生的心灵,擦亮了无数曾经暗淡的星星。

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拥有一项专业技能很重要,但是让他们拥有一颗积极善良的心更重要。为此,马丹努力寻找各种方式,进行思政教育,引导孩子们关爱他人、关爱社会。2006年,她所带的学生即将参加实习,看着这些衣食无忧,对花父母的钱一点都不心疼,对社会也没有太多的关爱的孩子们即将踏入社会,她不禁有些担心,这样的“娇宝宝”能体会社会生存的不易,能坚持完成一年的实习吗?当时,有一件轰动社会的事情,一个名叫“衡川”的孩子严重烧伤,在武汉治疗。于是,马丹决定让全班同学为严重烧伤的“衡川”义卖报纸捐款。有一些学生不理解:捐款就捐款,为什么非要我们去卖报纸呢?马老师对他们说:“一个不懂关心别人,不懂得回报社会的人,是没有任何魅力可言的。我要让你们拿自己流汗挣来的钱捐款,让你们懂得什么是关心别人,什么是真正意义的献爱心。”那一次,孩子们很争气地都参加了义卖活动,当他们捧着自己劳动挣来的钱来到医院,为全身都裹满了绑带的小“衡川”交住院费时,都忍不住的流下了眼泪。从医院出来后,孩子们围着马丹说:“老师,我们懂了,我们是幸福的,但是我们的幸福并不是自己的双手挣来的,今后,我们一定会自食其力。”这些话,让马丹感到非常的欣慰,因为这些学生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情,什么是真爱,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


援藏、援教、守淳、守恒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对口援藏工作是党中央从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西藏工作方略的丰富和发展,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2016年8月,党员教师马丹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成为首批国家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教师中的一员。

马丹是一名艺术老师,心中充满着对美的向往,西藏对她而言,就是一片神秘而美丽的圣土。带着领导的嘱托、家人朋友的关爱,带着对西藏大美的向往,马丹从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奔赴雪域高原、祖国边疆教育的一线,来到西藏山南市第一高级中学担任校团委书记,兼任音乐教师。三年期满后,她为了履行对藏族学生的承诺,申请继续留藏工作。她担任湖北省“组团式”援藏办公室主任,在山南市东辉中学任教,并兼任学校二党支部副书记。

从“丹顶鹤”到“小黑鸭”,无私援助播大爱

在援藏以前,马丹已经是专业领域内全国知名的艺体教师,到了藏区,她发挥自己的特长,对藏区的教育倾尽心力。她多次受邀在全西藏自治区进行“名师示范课”的展示交流,她举行的专题讲座,帮助藏区教师提高了艺术课的教学水平,她参与的多项切合西藏教育现实需要的自治区规划课题,促进了藏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教育之路上,她修己自律,坚守着初心,身先垂范,担当着使命,为汉藏交流做着自己最大的贡献。

高原上的太阳晒黑了马丹的皮肤,她从肤白貌美的“丹顶鹤”,变成了黑黑瘦瘦的“小黑鸭”,爱美的马丹也会对镜自怜,但几年的援藏教育,却让她的教育信念愈久弥坚。马丹一直坚信:真正有效的教育一定是爱的教育,她要在雪域高原播撒爱的种子。

砥砺初心守淳教育,因材施教让星耀高原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大环境下,马丹没有过多的把焦点放在孩子的成绩上,而是注重用新理念去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她更加关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孩子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面对藏族学生学习基础薄弱,产生厌学的心理,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她一直在探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路径。藏区的孩子能歌善舞,却只能自娱自乐,让他们登上更大的舞台,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是马丹一直在努力做的。在湖北省援藏工作队、西藏教育局和学校的支持下,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她创建了充满藏文化特色的西藏首支舞蹈啦啦操队。顶烈日、战寒风,操场上、小路边,她带着这群孩子练基本功,跳民族舞。2018年7月,这支舞蹈啦啦操队代表西藏自治区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就获得冠军。这24名孩子,第一次坐上了飞机,第一次走出了西藏,站在全国的舞台上向全国人民展示了西藏学生的青春风采,他们也第一次看到了内地的发展与进步。这支啦啦操队伍把浓浓的雪域风情带到了内地,在全国的舞台上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教育报》、西藏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其进行了报道。

2019年第35个教师节是马丹终生难忘的日子,由于众多援藏教育工作创新模式和取得的成效,她首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当习近平总书记笑容可掬地握着她的手、并问好的那一时刻,从未有过的、至高无上的光荣感,从她内心冉冉升起。同时,她也从习近平总书记的眼神中读到了对援藏教师的要求,读到了党对教育工作者的重托。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带着这份嘱托,马丹倾其所有,全力以赴,继续在雪域高原支教。2020年,她以“全国先进工作者”的身份第二次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再次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六年来,马丹继承和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把爱写在雪域高原上,更播撒在孩子们心中。

有一种伟大,来自平凡;有一种崇高,来自坚守。这或许是对马丹最完美的诠释。从擦亮蒙尘的星星到点燃希望的星辰,马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书育人的本质初衷,她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的教育事业奉献终身。

作者:张沛铭

上一篇:商春松:体操女将的担当与坚韧 下一篇:王小维:在创新奉献中铸造辉煌
学院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