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校友 > 校友工作 > 正文

王小维:在创新奉献中铸造辉煌

浏览: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23日 12:45


简介:

王小维,女,1985年6月生,安徽宿州人,200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在校期间她多次获得国家二等奖学金,曾代表华中师范大学参加湖北省大学生运动会并获得女子甲组冠军。毕业后到深圳第二实验学校任教并着手创建学校女子篮球队,担任主教练17年学校女子篮球队持续快速稳步发展,迎令学校女子篮球队发展成为深圳市、广东省、全国体育传统项目,成为唱响深圳、辐射广东、走向全国的优秀球队。2016年9月至今担任学校体育中心主任。学校的毽球、女篮、男篮、足球四支高水平运动队在体育中心的带领下,在市、省、全国乃至国际比赛中摘金夺银,被誉为“世界毽球最强校园”、“中国篮球最强校园”,高水平体育人才被各大院校竞相录取,80%考入一本大学,100%考入本科院校。


、创新奉献,成就女篮

抓球队建设。在建队初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缺乏队员,想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球队,首先就要有好苗子,这也注定王小维要打一场寻觅优秀队员的持久战。初出茅庐的她,做球探,走安徽,飞四川,赴阳江,去中山,上广州,一路风尘一路汗水,让人感叹,令师生敬佩。

抓日常训练。训练是发展的关键,也是必须过好的重要一关。她以校为家,披星戴月,废寝忘餐,早出操,晚训练,晚学习,查寝室,问心事,走进队员心间,一言一行成为队员的标杆。

抓球队文化。她与队员沟通,与家长沟通,进行作风建设,无不体现出一个睿智教练应有的素质与底蕴,带出了一支团队如家、训练刻苦、作风硬朗、气质独特的女子篮球队。

2011年第八届CSBA全国高中女子篮球锦标赛在山东临沂市举行,王小维临产前一直在指挥球队备战,生完孩子才一个多月,又在丈夫和父母陪同下,带着刚满月不久的孩子到达比赛场地,指挥球队参加八强赛。学校球队在四强赛中大比分逆转对手,在决赛中勇胜东道主,最后夺得第八届CSBA全国高中女子篮球锦标赛冠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正是在以王小维为首的教练班子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才能在短短六年多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建立起一支威振深圳、引领广东、辐射全国、跻身一流的中学女子篮球队并不断创造佳绩,形成了良好的初中、高中、大学一体化的梯队建设与输送体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南昌大学、厦门理工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体育学院等多所高等院校将深圳第二实验学校列为体育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国内很多知名大学、一些中学生球队纷纷前来交流、比赛。

家里人看到她对篮球这样痴迷、这样热爱,也都全力支持。王小维的丈夫是体育老师,经常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到球场帮她义务训练队员。2008年寒假,王小维老师远在两千公里开外的安徽宿州市的父亲,得知安徽省籍队员买不到回家的车票,便从宿州市租车到深圳接队员,又恰逢100年一遇的雪灾,在路上硬是走了五天四晚才把队员们安全送回安徽老家。

王小维深耕教育领域,于2017年被聘为中国篮球协会教练委员会委员;2019年被聘为广东省学生体协篮球分会副秘书长;2022年被聘为中国中学生篮球分会副秘书长,曾获得全国体育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练员、广东省劳动奖章、深圳市体育工作先进个人、深圳市教育系统标兵、深圳市劳动奖章、深圳市优秀共产党员、深圳市直属学校优秀教师候选人、深圳市感动人物等荣誉称号。

二、治队有方,延续辉煌

她的体育课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她所负责的篮球分项教学总是人满为患。她无论是带队训练还是指挥比赛,常常有人围观与偷师,这正突显了她独特的治队理念与方略。

王小维拥有自己独特的篮球哲学、球队文化建设。她认为:“当教练要有一种强烈的意识,要有自己的篮球哲学,我所理解的篮球,是身体与心灵的运动,它应该是一种激情、自信与能力的表现。打出激情的篮球难度较大,要讲求智慧,要有很好的技术功底,凭着超强的个人能力加上精准的判断力来完成,并不是随意而为的。”

她常常说:“没有超人的付出,就不可能有超人的业绩。”“训练不流汗,比赛就流泪,甚至会流血。”作为竞技体育,篮球场上不相信眼泪,只相信实力。而作为一支全国中学生系统的新军,建队之初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而交流环节也是难关之一。记得建队初期,球队缺乏交流渠道,没有交流对手,还是通过学校领导出面介绍,才请来了龙岗区某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篮球)强队来校进行交流比赛,一场比赛下来,第二实验中学女子篮球队居然输了近40分!通过不断的观摩、交流、比赛与总结,队员与这个球队形成了拼搏、争胜精神,体现出独有的血性与球队文化。王小维率队参加各种比赛,有着让对手臣服并与之结下不尽情谊的能耐,让人感受到她的可敬,更感受到她的真诚。从全国一些高校女子篮球队教练到全国主要女子篮球学校的教练,从队员到家长,无不对她表示敬佩。而所有这些,展示了她有独特的篮球情商,也正因为如此,她的篮球与教育人生也进一步得到升华。

她带队学校女篮在2006-2018年期间参加深圳市中学生女子(初中组)高中组篮球赛并获得12次第一名;学校高中女篮参加第十届、十一届CSBA全国高中女子篮球锦标赛获冠军;2014年8月学校女篮代表深圳市参加广东省体育传统学校篮球锦标赛获亚军;2014年8月学校女篮代表广东省参加第十二届中学生运动会获得季军;2015年获得全国第十二届CSBA高中女子组冠军;2016年男女篮代表广东省参加第十三届中学生运动会获得男篮冠军女篮第五、分别在2018、2015、2012年获得届广东省中学生运动会冠军;蝉联广东省中学生锦标赛八连冠;2018年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中学生三对三锦标赛第六。培养诸多国家一级、二级运动员,共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输送高水平优秀运动员100余人。更有其中的佼佼者还入选国家队,为国争光。

三、永葆激情,幸福人生

多年来,王小维总是不断地回顾自己的心路历程,从中寻找篮球睿智与激情。在一届届队员的轮换之中,她明白了构建独特的球队文化对一个球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重要性。她在博客中写道:“别人都说回忆是美好的,而我却不这样,因为我是个很讨厌怀旧的人,那些成长中所受的伤害,也许早已忘怀。踏上这个职业我最大的愿望就想做到完美,而完美则意味着无尽的追求与付出,无论用什么方法,你永远都无法满足每一个人,所以要永葆激情。”她还说:“我曾经很讨厌教练的冷漠,当我做了教练时终于明白,我曾经骂得最多的队员其实是我的最爱,因为她们身上有我欣赏的血性,她们身上有我最喜欢的勇气,她们身上有感动我的每一个瞬间,她们可以理解我所表达的一切,很多时候我觉得与球队是合体的,她们可以理解到我要表达的一切,她们是我的灵魂,她们是球队的一切。”

她在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发言中说:“曾经的某个阶段,教练这个称呼让我胆怯让我害怕、让我憎恨,让我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个耻辱。可是,教练却用他的一生教会了我做人,让我从一个对生活绝望都到零点的自己,一次一次地跌倒爬起,在困难面前拥有从不低头的勇气,他用他做人的态度始终影响着我一直前进,直到若干年后的今天我才明白成为有责任感之教练的队员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在王小维的教师、教练生涯中,她说得最多的句话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好的自己。”这句自勉语充分体现她的性格与追求。她一直认为,看到孩子们夺得总冠军后的狂欢是最激动的,看到队员们一批又一批的被知名高校录取的那一刻是最欣慰的,能让女子篮球队成为学校的骄傲是最幸福的!继续保持学校女子篮球队长盛不衰也是她的使命!

如今,女子篮球队已成为深圳第二实验学校乃至深圳学校教育的一张亮丽的名片。短短的几年间,女子篮球队战功彪炳,屡获殊荣,成为深圳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深圳市高水平运动队,代表深圳市参加广东省中学生运动会,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成为唱响深圳、辐射广东、走向全国、跻身一流的优秀中学生球队,而她本人也屡获殊荣,充实篮球人生,收获人生幸福。她说:“我们要飞翔,因为我们坚信: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未来的路不是找到的,而是走出来的,走出这条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这条道路的人,也改变着目的地!”


作者:张沛铭

上一篇:马丹:雪域高原上最美援藏女教师 下一篇:何燃燃:努力比天赋更重要
学院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