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朱朝霞,女,壮族,1965年6月生,华中师范大学体育系1983级本科生,清华大学法学博士,经济学研究员,现任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曾先后主持“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建设项目”“产业区三重绩效综合评价系统模型及其在广西的实证研究”“泛北部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等国家、省(部)、地厅等级科研课题10多项,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上发表《政治流为中心的层次性多源流框架及应用研究》《中亚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共性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的环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等经济管理、政府管理与公共政策、教育管理研究等方面论文20多篇,论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本质属性、运行矛盾及政策选择》获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感情纽带,母校情深
四年华师行,一生华师情。回忆往昔,华师桂子山下的大学生活给朱朝霞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恩师的谆谆教诲、同学的团结友爱。又是一年夏树苍翠,树影婆娑的时节,景色宜人的桂子山,那是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地方。那些年,在桂子山遍布的每一个脚印,承载了最真实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在那里,刻印了青春最稚嫩的模样,也留下了挑灯夜读,闲适卧谈的背影,如此种种不断编织着青春记忆。在桂子山的点点滴滴,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每一个华师人,每个人心底都存荡着:我是华师人,我的家在桂子山。
最是难以忘怀的地方在那个日夜操练的运动场。球场上每天训练的日子,无数汗水滴落砸成的小坑、训练结束后凭栏放松的栏杆、休息时围着嬉闹的大树根......等等这些充满青春回忆的地方,是多么美好的青春啊。也正是这些经历,青春积攒的汗水和泪水,汇成了“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让她在日后的工作中源源不断获得向上的力量,永不止步。
锲而不舍,奋勇向前
饮其流者怀其源。1987年毕业后,同其他毕业生一样,她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匹配的工作,入职广西南宁职业大学,从事教书育人工作。在学校工作期间,先后担任广西南宁职业大学校团委书记、副校长等职务,工作中勤勉上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学校工作重点,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持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职责感密切联系青年,竭诚报务青年,努力地将团务工作和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将学校团组织建设成为了学校青年的核心,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学校党政的得力助手,校团委连续八年获评广西南宁市红旗团组织,她本人多次获评广西、南宁市优秀共青团干部。她始终坚持学习、不断锤炼自己,考取了在职研究生继续深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能力。之后,因为出色的工作表现,得到组织的精心载培致力于经济主战场和高校,曾担任广西南宁市城北区政府副区长、区委副书记、区长,广西南宁市良庆区委书记,广西南宁市委副秘书长,广西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广西玉林市委常委、副市长、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等。在经济主战场牢记“造福一方”的神圣职责,努力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方阵,在高校任职时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担任广西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期间,凝心聚力,带领全校师生员工砥砺奋进,2009年11月,学校荣获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担任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期间,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内涵式发展,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在上级党政的坚强领导下,2019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改制为普通本科学校“广西职业师范学院”。
不管岗位职位如何变迁,永远不变的是她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与挚爱。她始终恪守“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华师校训,正己立身;秉承“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脚踏实地。充分发挥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不断进取,大展才华,有所作为。她将一如既往牢记母校嘱托:心怀家国天下,燃梦青春芳华,永远做一个“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人,努力谱写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母校的华师故事!
作者:张俊杰